建議/提案提出者: | 崔巍 | 建議/提案號: | 6 | |
標題: | 關于搶抓氫能新賽道,塑造產業新優勢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氫能作為一種應用場景廣泛,來源形式多樣,綠色高效低碳的二次清潔能源,越來越受世界各國的重視。發展氫能產業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助推新能源革命、有效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路徑。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發改委 | 協辦: | 科學技術局、商務局、生態環境局 |
答復日期: | 2024-06-28 | |||
答復內容: | 崔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搶抓氫能新賽道,塑造產業新優勢的建議》已收悉,十分感謝您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心與支持,針對您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我委高度重視,現答復如下: 能源體系清潔低碳化是全球趨勢,也是中國能源體系的發展目標,來源廣泛、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氫能,以其儲量豐富、來源廣泛、熱值高、導熱性強、燃燒性好、清潔環保等特點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改善國家能源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路徑之一。 一、通州區氫能產業現狀 南通市是江蘇省涉足氫能產業較早、產業集聚度較高、產業鏈相對完善的地區之一,并成功加入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如皋、如東等周邊縣市先手布局,如皋市規劃建設有“如皋氫能產業園”,已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授予“氫經濟示范城市”;如東縣積極在上游加氫、制氫環節進行產業布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綠氫生產基地和氫能裝備制造基地。 當前,我區正在努力抓住機遇,加快集聚發展氫能等新興產業,積極拓展氫能賽道。2022年,南通高新區新一輪規劃環評通過省廳組織的評審并取得批復,2023年,東社、平潮、劉橋、金沙、川姜、十總等6鎮街的規劃環評通過評審,鎮級工業集中區規劃環評全覆蓋的推進為后續各個板塊氫能產業項目落地提供了前置條件保障。 二、存在問題 雖然通州正積極謀劃發展氫能產業,但與周邊先進發達地區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問題有: (一)戰略規劃滯后,政策體系尚不健全。與先進地區將氫能納入地區能源體系、形成專項戰略規劃相比,我區氫能產業仍在起步階段徘徊,戰略定位尚未明晰,政策體系還需完善,產業發展路徑有待探索,同時,針對氫能產業鏈“制、儲、輸、用”等具體領域的規劃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區氫能產業的大規模發展。 (二)產業鏈條單薄,應用融合存在不足。氫能產業既能有效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又能催生新產業鏈,與我區八大產業鏈中的儲能、光伏、半導體、智能裝備緊密相關,同時,其下游應用端涵蓋交通、發電、建筑等多個領域,市場空間充裕,但迄今為止,我區氫能產業起步遲緩,未能將現有產業與氫能產業有效銜接。 (三)科創資源短缺,技術突破相對困難。近年來,我區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光伏、儲能等領域勢頭強勁,但在氫能“制、儲、運、用、研”全鏈條的關鍵環節,仍缺乏科研團隊和精尖企業,沒有技術研發和應用經驗的有效支撐,沒有專注于關聯技術和探索推廣的專業人才,短期內在氫能領域獲得技術突破和研發創新的難度極高。 三、通州區氫能發展路徑 未來十年是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期,加速布局氫能產業新賽道,打造氫能產業發展新生態,對于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我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意義重大。 (一)重視氫能產業,完善政策體系。提高對氫能產業發展的認識,抓住能源革命機遇,統籌謀劃,長遠布局。將氫能產業納入我區十五五規劃,結合我區發展現狀和工業優勢,找準戰略定位,明確發展目標。成立工作專班,強化統籌協調,細化對氫能產業鏈“制、儲、輸、用”等專項領域的研究,扎實推進項目規劃、建設運行和試點示范工作。強化政策引領,探索出臺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助力氫能產業技術創新,加速氫能項目孵化培育,推進應用場景開放拓展。優化管理機制,精簡審批流程,破除氫能項目在選址、立項、審批、運營等方面的制度瓶頸,在符合相關規范和安全條件的前提下,適度精簡用地預審、規劃選址、風險評估等前期手續。做好資金扶持,建立氫能產業項目推介平臺,設立相應投資引導基金,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我區氫能產業投資建設。 (二)完善產業布局,拓展多元應用。依托長三角良好的制氫基礎和應用市場的發展優勢,著眼我區氫能發展戰略,研判產業發展需求,串聯現有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和異質結產業園,加快完善氫能產業鏈建設布局。促進氫能與區內強勢產業鏈深度融合,在光儲融合的基礎上,探索培育光儲氫充一體化應用模式,加快清潔能源消納、電力平滑輸出,推動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進一步擴大;促進氫能與現有油氣儲運體系深度耦合,發展參氫和純氫燃氣管道運輸,助力氫能儲運賽道進一步拓寬;鼓勵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跨界協同,提高氫能產品和裝備本地配套率,圍繞多元化生產與多樣化應用需求,打造涵蓋解決方案、研發生產、應用保障、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的新型產業。在形成我區氫能特色氫能產業的基礎上,積極釋放產能,做大市場規模,形成集聚效應,加強產業聯動發展,打造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制造集群。 (三)強化項目招引,激發科創活力。大力招商引資,利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契機和國際產業轉移趨勢,針對性引進有氫能產業布局意向的龍頭骨干企業,支持氫能產業鏈企業總部機構或研發中心等功能性總部落戶我區,鼓勵科研院所建立孵化機構,推進配套服務產業鏈以及創新型企業落戶。瞄準氫能行業標準制高點,鼓勵企業參與氫能行業各項標準制定工作,提高企業競爭力和話語權。同時,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多層次、專業化的氫能人才梯隊建設,形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穩定的氫能產業人才隊伍。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建設國家、省級科技研發平臺,為自主創新鼓實勁。強化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科學研判產業發展動向,集中優勢力量突破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氫能裝備制造能力,推動我區氫能源產業持續創新發展。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我區氫能產業發展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并懇請您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我們的工作。 南通市通州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