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蜜桃_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建議/提案提出者: 崔巍 建議/提案號: 6
標題: 關于搶抓氫能新賽道,塑造產業新優勢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氫能作為一種應用場景廣泛,來源形式多樣,綠色高效低碳的二次清潔能源,越來越受世界各國的重視。發展氫能產業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助推新能源革命、有效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路徑。
  一、我區發展氫能產業的重要性和意義
  (一)發展氫能是全局所系,大勢所趨。近年來,我國氫能政策東風強勁,政策框架逐步完善。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中,氫能被確定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并強調在交通、儲能、分布式能源以及工業領域減碳四大氫能領域探索形成有效的商業化路徑。我國六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首次全面系統構建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標準體系。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的實施方案》中,氫能儲能產業集群被列為培育10個引領突破的未來產業集群之一,南通市也于去年10月出臺《南通市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指導意見(2022-2025年)》。氫能政策的陸續出臺,各級政府對氫能產業發展也越來越重視,頂層設計的不斷完善將有效引領氫能產業走高質量發展之路。近期,謝和平院士與他的博士團隊以深圳大學為第一單位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Amembrane-basedseawaterelectrolyserforhydrogengeneration”的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建立了相變遷移驅動的海水無淡化原位直接電解制氫全新原理與技術(即把海水當純凈水用,在海水里直接原位電解制氫),破解了海水直接電解制氫半世紀難題,有望形成中國原創的“海洋綠氫”全球新興戰略產業。這也預示著氫能發展的“政策紅利期”即將來臨,氫能將迎來新一波發展熱潮。
  (二)戰略機遇的疊加和扎實的工業基礎能夠有效支撐我區氫能產業的發展。通州位于揚子江北岸,是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疊加區,是江蘇省制造業發展的重點區域。而在江蘇“1+3”功能區劃中,南通既是“1”揚子江城市群的一部分,又是“3”中的連鹽通一線沿海經濟帶成員之一,位于南通中部的通州區恰好處于揚子江城市群和沿海經濟帶T型交匯處,三面環抱南通主城,與氫能產業綜合競爭力位于全國前列的蘇州隔江相望,與全國氫能產業發展先行者的上海直線距離90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近年來,通州統籌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實力、創新力和競爭力邁上新臺階,目前擁有規上工業企業901家,年規上工業總產值超1200億元,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工信部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制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等,為氫能產業在我區落地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三)發展氫能既可以彌補我區在新能源領域發展的短板,也可以作為我區發展未來產業的有效突破口。目前通州區新能源領域雖然發展較快,但和蘇州、常州等地級市的重要城區仍有較大差距,如常州新北區2022年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實現產值885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1000億元,今年上半年,常州武進區新能源產業產值就高達978.3億元,勢頭尤為強勁。在新能源領域,無論是新能源車發展還是新能源材料、裝備產業等方面都沒能成為通州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和周邊先進、發達地區相比,通州從新能源發展中獲得的時代紅利較少。而目前,新能源動力電池(主要是鋰電池)市場同質化競爭嚴重,產能存在過剩的風險;風電光伏產業布局經過近幾年的迅猛發展,已經接近于飽和狀態,且光伏產業鏈應用場景單一,產業鏈較為簡單,經濟帶動效果一般。但是氫能作為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應用場景多元,其產業鏈具有較大深度和廣度,經濟拉動效果更好,且國內市場處于快速提升階段,長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等地區也是國內重點市場,我區應及時將區位、交通、戰略等各方面的優勢轉化為氫能產業生根發展的勝勢。
  二、對我區發展氫能產業的建議
  未來十年是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期,加速布局氫能產業賽道,打造氫能產業發展生態,對于加快我區產業轉型升級、助力能源革命、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與周邊的如皋、如東相比,通州氫能發展產業暫時還未起步,應盡早從制定氫能規劃、明晰發展重點、園區基礎建設、突出項目招引等方面對氫能發展謀篇布局。
  (一)加強氫能產業規劃,建立并完善氫能產業相關的政策體系。依托我區發展現狀及工業優勢,建立并完善與我區發展相適應的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我區氫能產業發展的方向、目標和主要任務。成立氫能產業發展工作專班,統籌推動全區氫能產業發展,協調規劃實施、政策制定、試點示范等相關工作。依據自身財力,研究探索出臺有利于氫能技術創新、項目孵化和應用場景拓展等促進氫能發展相關政策,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為氫能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強化氫能能源屬性,積極破解氫能項目在選址、立項、審批、運營等方面的制度瓶頸。大力優化氫能項目管理審批流程,建立氫能制備、檢測服務、加氫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在符合相關規范、安全條件的前提下,優化用地預審、規劃選址、風險評估等前期手續。把加氫基礎設施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布局,鼓勵在新建的加油、加氣、充電場站內預留加氫設施空間。設立氫能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充分發揮專項資金扶持作用,加大政府對氫能產業的扶持力度。
  (二)發揮區域試點示范作用,積極打造符合我區實際的氫能產業應用場景。適度超前推動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探索氫能多元化應用途徑。開展區域試點示范,打造“氫能示范應用走廊”。逐步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公共交通、物流、港區、重點產業園區示范應用,積極探索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一體化建設及運營商業模式。充分發揮氫能調節周期長、儲能容量大的優勢,逐步開展氫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場景技術示范,探索培育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充分利用氫—電轉換的優勢,通過多能互補和智慧微網等手段,在園區、人才公寓等地布局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以南通新機場建設為契機,在航運、物流、冷鏈領域布局氫能重卡、氫能叉車等大規模、多場景應用示范。
  (三)做好氫能源項目招引,延伸新能源發展的產業鏈條。牢固樹立全區一盤棋意識,推進新能源產業集聚特色園區建設。依托高新區現有的汽車零部件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以及即將打造的以江蘇璉升科技為核心的異質結產業園,錨定國內外氫能優勢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資力度,在高新區布局一批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零部件、制氫和儲氫裝備等項目。同時積極釋放生產產能,做大產業規模,形成市場集聚效應。促進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對接,加快建設比較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著眼氫能產業發展需求,聚焦氫能全產業鏈,積極梳理產業鏈短板,完善產業鏈布局,精準建鏈強鏈補鏈,縱向延長產業鏈條,橫向拓寬配套產業范圍,不斷提升產業鏈、補齊供應鏈,提高新能源產品和裝備本地配套率,打造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制造集群。
  (四)加大科研投入,全面提升氫能源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要建立以政府基金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形成與企業自主創新、技術改造相適應的激勵機制,增強氫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要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校、研究中心的合作,建立起一個多層次、高度專業化的氫能人才培養體系,形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穩定的氫能產業人才隊伍。進一步加強先進技術引進后的消化吸收,推進產學研用相結合,鼓勵企業建設國家、省級科技研發平臺,走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之路。重視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引導企業完善優化氫能源產業發展路線圖,聚焦產業鏈高端產品和關鍵環節,重點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裝備,推動氫能源產業持續創新發展。

承辦單位: 主辦: 發改委 協辦: 科學技術局、商務局、生態環境局
答復日期: 2024-06-28
答復內容:

崔巍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搶抓氫能新賽道,塑造產業新優勢的建議》已收悉,十分感謝您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關心與支持,針對您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我委高度重視,現答復如下:

能源體系清潔低碳化是全球趨勢,也是中國能源體系的發展目標,來源廣泛、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氫能,以其儲量豐富、來源廣泛、熱值高、導熱性強、燃燒性好、清潔環保等特點在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是改善國家能源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良好路徑之一。

一、通州區氫能產業現狀

南通市是江蘇省涉足氫能產業較早、產業集聚度較高、產業鏈相對完善的地區之一,并成功加入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如皋、如東等周邊縣市先手布局,如皋市規劃建設有“如皋氫能產業園”,已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授予“氫經濟示范城市”;如東縣積極在上游加氫、制氫環節進行產業布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綠氫生產基地和氫能裝備制造基地。

當前,我區正在努力抓住機遇,加快集聚發展氫能等新興產業,積極拓展氫能賽道。2022年,南通高新區新一輪規劃環評通過省廳組織的評審并取得批復,2023年,東社、平潮、劉橋、金沙、川姜、十總等6鎮街的規劃環評通過評審,鎮級工業集中區規劃環評全覆蓋的推進為后續各個板塊氫能產業項目落地提供了前置條件保障。

二、存在問題

雖然通州正積極謀劃發展氫能產業,但與周邊先進發達地區之間仍存在較大差距,主要問題有:

(一)戰略規劃滯后,政策體系尚不健全。與先進地區將氫能納入地區能源體系、形成專項戰略規劃相比,我區氫能產業仍在起步階段徘徊,戰略定位尚未明晰,政策體系還需完善,產業發展路徑有待探索,同時,針對氫能產業鏈“制、儲、輸、用”等具體領域的規劃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地區氫能產業的大規模發展。

(二)產業鏈條單薄,應用融合存在不足。氫能產業既能有效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又能催生新產業鏈,與我區八大產業鏈中的儲能、光伏、半導體、智能裝備緊密相關,同時,其下游應用端涵蓋交通、發電、建筑等多個領域,市場空間充裕,但迄今為止,我區氫能產業起步遲緩,未能將現有產業與氫能產業有效銜接。

(三)科創資源短缺,技術突破相對困難。近年來,我區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光伏、儲能等領域勢頭強勁,但在氫能“制、儲、運、用、研”全鏈條的關鍵環節,仍缺乏科研團隊和精尖企業,沒有技術研發和應用經驗的有效支撐,沒有專注于關聯技術和探索推廣的專業人才,短期內在氫能領域獲得技術突破和研發創新的難度極高。

三、通州區氫能發展路徑

未來十年是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期,加速布局氫能產業新賽道,打造氫能產業發展新生態,對于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動我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意義重大。

(一)重視氫能產業,完善政策體系。提高對氫能產業發展的認識,抓住能源革命機遇,統籌謀劃,長遠布局。將氫能產業納入我區十五五規劃,結合我區發展現狀和工業優勢,找準戰略定位,明確發展目標。成立工作專班,強化統籌協調,細化對氫能產業鏈“制、儲、輸、用”等專項領域的研究,扎實推進項目規劃、建設運行和試點示范工作。強化政策引領,探索出臺促進氫能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助力氫能產業技術創新,加速氫能項目孵化培育,推進應用場景開放拓展。優化管理機制,精簡審批流程,破除氫能項目在選址、立項、審批、運營等方面的制度瓶頸,在符合相關規范和安全條件的前提下,適度精簡用地預審、規劃選址、風險評估等前期手續。做好資金扶持,建立氫能產業項目推介平臺,設立相應投資引導基金,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我區氫能產業投資建設。

(二)完善產業布局,拓展多元應用。依托長三角良好的制氫基礎和應用市場的發展優勢,著眼我區氫能發展戰略,研判產業發展需求,串聯現有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和異質結產業園,加快完善氫能產業鏈建設布局。促進氫能與區內強勢產業鏈深度融合,在光儲融合的基礎上,探索培育光儲氫充一體化應用模式,加快清潔能源消納、電力平滑輸出,推動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進一步擴大;促進氫能與現有油氣儲運體系深度耦合,發展參氫和純氫燃氣管道運輸,助力氫能儲運賽道進一步拓寬;鼓勵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領域跨界協同,提高氫能產品和裝備本地配套率,圍繞多元化生產與多樣化應用需求,打造涵蓋解決方案、研發生產、應用保障、運營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的新型產業。在形成我區氫能特色氫能產業的基礎上,積極釋放產能,做大市場規模,形成集聚效應,加強產業聯動發展,打造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制造集群。

(三)強化項目招引,激發科創活力。大力招商引資,利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契機和國際產業轉移趨勢,針對性引進有氫能產業布局意向的龍頭骨干企業,支持氫能產業鏈企業總部機構或研發中心等功能性總部落戶我區,鼓勵科研院所建立孵化機構,推進配套服務產業鏈以及創新型企業落戶。瞄準氫能行業標準制高點,鼓勵企業參與氫能行業各項標準制定工作,提高企業競爭力和話語權。同時,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科研機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完善多層次、專業化的氫能人才梯隊建設,形成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穩定的氫能產業人才隊伍。加強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建設國家、省級科技研發平臺,為自主創新鼓實勁。強化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引導企業科學研判產業發展動向,集中優勢力量突破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提升氫能裝備制造能力,推動我區氫能源產業持續創新發展。

最后,再次感謝您對我區氫能產業發展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并懇請您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我們的工作。

南通市通州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