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提出者: | 社科聯 陳泉江 | 建議/提案號: | 21 | |
標題: | 關于進一步提升我區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議 | |||
建議/提案內容: |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今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走之前”“四個新”的重大任務,首先強調“在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和“在科技創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這為新時代新征程我區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打造產業創新高地、奮力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提供了科學指引。 |
|||
承辦單位: | 主辦: | 科技局 | 協辦: | 發改委,人社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農業農村局,教育體育局,組織部,高新區 |
答復日期: | 2024-05-13 | |||
答復內容: | 陳泉江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提升我區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議”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近年來,區科技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區委全會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五大工程”,加快集聚創新資源、全面提升創新能力、持續優化創新生態。 2023年科技創新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加快創新主體培育,高新產業穩步發展。堅持攀“高”逐“新”發展理念,出臺高企培育三年行動方案,建立科技工作月度例會制度,形成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推動體系。充分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等各類獎勵優惠,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不斷健全五級梯次培育,統籌推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引進和培育工作。全年申報高企289家,創歷史新高,引進市外高企4家。做好2022年度規上工業R&D研發經費投入填報工作,深入華電熱電、恒力紡織等重點企業,持續跟蹤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填報工作。2022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之比達2.7%。2023年全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5.2%。 二是突出創新平臺建設,創新能力逐步提升。一是赴相城、吳江調研學習科創載體先進經驗,邀請省專家赴興東、先鋒、平潮等板塊,對我區科創載體規劃及提檔升級進行診斷。完成1家省級眾創空間的申報(權正眾創空間)。二是堅持做強做優科技創新載體平臺,聚力打造南通高新區+二級載體平臺+工業集聚區的“1+3+N”協同發展格局,大力整合資源,不斷提升區域創新發展動能。南通高新區建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科技創業孵化鏈條,成立鴻勁新材料研究(南通)有限公司。高規格推進平潮科技創新區規劃建設,加快打造南通科創產業新高地。三是推進企業研發機構建設。通過“點對點”指導,深入挖掘申報企業潛力。全年新增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列全市第一。 三是加快政產學研合作,科創成果不斷涌現。一是推進產學研對接。圍繞主導產業,先后組織80多家企業與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華東理工、鄭州大學等多個地區的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進行了有效對接,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30個。二是精準指導服務成果轉化項目。四方科技申報省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成功通過項目現場考察。完成了對新興機械、四方科技、格雷特起重、沃太能源4家企業市重大成果轉化項目中期檢查。指導遠征冷凍、東方科技、華新環保、恒科新材料做好2023年市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前期申報準備。三是積極推進技術合同登記。全面摸排和調研,挖掘技術合同登記潛力,對企業提供精準專業的咨詢服務和相關政策宣傳,建立定期通報機制,全年全區輸出合同(含涉外)共認定84.29億元,占全年任務數135.9%。。 四是加強科創項目招引,科技招商成效顯著。一是對我區科技招商產業重點方向進行研究,探索適合我區的科技招商渠道路徑,收集匯總科技招商活動安排,出臺《科技招商突破年實施方案》,明確年度項目招引目標任務,強化對各板塊科技招商工作的統籌指導。二是舉辦合肥科技招商活動,13個項目路演,達成意向簽約項目8個。赴沈陽、成都、西安等地參加組織部等單位舉辦的“十鏈百校千企”招才引智系列活動、西安科技人才發展環境推介會等相關科技招商活動,全面招引科創項目。三是督促跟進《招商突破年實施方案》各板塊上報的科技招商活動進展,組織科技助理、招商專員約50人次赴南通2次進行全市科技招商培訓,進一步加強科技招商隊伍培育。全年累計招引科創項目143個,超額完成市定任務。 五是強化科技要素保障,創新環境不斷優化。一是加強行政驅動。召開全區科技人才發展大會,部署年度科技創新工作,印發全區科技創新工作要點,分解下達各項指標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市科技創新雙月例會交辦任務,召開區科技工作月度例會、過堂會,交流分析推進科技創新工作。二是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多次組織開展常態化企業走訪、“科技進企”等活動,詳細了解企業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各種訴求,全力以赴幫助企業解決有關技術需求、融資等難題。三是加大科技政策集成。研究出臺《加強科創項目引育的實施辦法(試行)》,完善科創項目招引落地、房租補助等環節的政策支持。 六是注重農業民生科技,鄉村振興創業富民。一是推進農業科技項目實施。組織申報省重點研發計劃現代農業項目2個。開展市、區兩級民生事業科技項目評價,針對到期實施項目組織會審交流,高質量通過驗收。組織2家企業申報“科技特派員之家”,每家不少于10名專家特派員。二是抓好農業科技企業建設。推進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吸引更多的農業科技型企業到園區落戶,形成具有競爭力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利用現有資源建設農業技術研發中心。實施省級“星創天地”開心農場農耕科普和金羽農民科技創新平臺計劃。分批開展科技成果“進園入區”活動,組織9家企業在南京和如皋開展項目服務直通車活動,形成科技成果有效供給、金融資金有效對接、創新人才加速下沉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強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監管。依據管理辦法和準入辦理流程,組織審核校外培訓機構,開展合規機構公示。審批科技類全流程機構1家,已經進入全國校外機構監管服務平臺;進行材料及現場查驗,新申領營業執照培訓機構2家;培訓機構名稱通過預審核5家。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區科技局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的重大要求,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聯合區級職能部門,聚焦創新主體培育、創新生態優化等工作重點,持續發力、克難奮進,努力讓科技創新成為引領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一是緊盯重點指標,全力爭先創優。圍繞2024年度高質量考核考評目標任務,堅持提早謀劃,提前部署,以區“1+10+7”重點工作專班持續推進,力爭各個季度指標排名進入全市第一方陣。針對基礎研究投入、高新技術企業數、引進外國高端人才(A類)數量增幅等落后指標,加壓推進補短板,全力攻堅進位次。 二是注重項目質量,推進科技招商。堅持把科創項目招引作為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實現科技創新工作跨越趕超的關鍵舉措,強化過程把控,提升項目招引水平;加大招商活動力度,指導各板塊立足產業發展和招引方向,赴創新資源集聚地區持續開展科技人才招商活動,將有效開展科技招商活動納入科創項目考核(力爭全年完成100場次以上);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定期通報各板塊科創項目招引實績,定期開展科創項目現場觀摩,集中會商診斷在推項目,精準指導在談項目落地,進一步營造科創項目招引的濃厚氛圍。 三是完善體制機制,做強工作基礎。進一步發揮科創委統籌作用,完善區級科技創新工作月度例會制度,通過定期通報排名、會商、“過堂”等方式,營造濃厚考核激勵氛圍,推動工作更加順暢落實。在市“新科創30條”政策基礎上,整合現有政策,適時出臺區級科技創新新政,建立科技創新政策“免申即享”項目清單,優化經費審批流程,提高經費執行率和時效性。 四是提升工作水平,打造特色亮點。圍繞國務院、省政府關于督查激勵工作的意見精神,創新工作思路,爭取有新突破。擬從“推動科技政策落實和科技體制改革”方面進行突破,重點圍繞我區打造南通高新區+二級載體+工業集聚區的“1+3+N”協同發展格局,整合資源,加強區域整體的創新發展規劃布局,形成具有通州特色的區域創新發展“高度”、創新主體“廣度”和創新生態“深度”。加強科技創新典型培育,找準結合點和創新點,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形成更多的通州“經驗”、通州“做法”。 五是做實科技金融,促進企業發展。引導各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科創型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扶持力度。建立企業融資協調服務機制,組織金融機構主動對接企業。大力推廣和運用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和銀行信貸投放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加大“蘇科貸”“江海貸”“科創貸”“技改貸”等政策性業務的宣傳推廣力度,擴大政銀合作覆蓋面,通過財政資金增信分險,進一步撬動銀行信貸資金投向高新技術產業,為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型財政金融信貸產品服務。 六是保護知識產權,提升核心質效。加強與南通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交流合作,幫助企業暢通專利快審通道。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推進工程,開展知識產權強企分級分類培育,引導企業實施新國標《企業知識產權合規管理體系要求》,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和運用能力。升級通州區家紡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放大知識產權保護“333工作法”典型示范效應,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產品加強執法保護,形成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高壓態勢。深化“融打平臺”建設,暢通案件線索交互渠道。開展“正版正貨”示范街區創建,打造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進一步擦亮南通家紡城放心消費“金名片”。 七是深化人才招引,優化人才服務。實施“百博匯通”三年行動,結合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博士后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建設,努力集聚一批優質博士人才資源。圍繞重點產業鏈“雙創”人才需求清單,組織赴人才集聚城市,精準對接人才,進一步拓展 “十鏈百校千企”招才引智活動內涵。充分借勢西安、上海“創新港”人才、技術、創投等優質創業資源,舉辦人才項目路演活動,彌補區域創新資源短板。做深做精“高洽會”“創新創業大賽”等引才品牌,靶向對接核心技術強、產業匹配優的高端人才項目,更好吸引各方英才來通創新創業。實施省、市、區人才引進計劃疊加政策,“一對一”提供項目申報輔導,加強創新創業類、高技能類、數字經濟類等項目招引培育。加大人才政策宣傳力度,定期發布人才政策申報月歷,舉辦企業人才專員培訓班,解讀人才政策申報流程,提升政策知曉率。組建博士聯誼會,圍繞“通創未來”“通力合作”“通享生活”三大主題舉辦人才服務系列活動,為人才提供落戶安居、父母養老、子女入學、配偶就業等綜合服務事項。 八是做強產業培育,提升創新效能。支持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修訂國際國內標準,打造一批專注細分市場、具有獨特專長的“隱形冠軍”。推動關鍵技術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圍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實施“賽馬”和“揭榜掛帥”制,實現研發突破和迭代應用。深入實施《通州區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優化政策供給,強化金融支持,簡化兌現流程,設立“中小微企業技術改造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推進省市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建設、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建設,鼓勵標桿輸出,促進整體產業鏈智能化、數字化提升。 九是實現科技興農,助力鄉村振興。持續實施“龍頭強鏈工程”,招引和梯次培育一批國家、省、市、區級農業龍頭企業。實施鄉村人才振興培育行動,積極籌備區級農村創新創業大賽,加大“新農人”扶持力度,從項目扶持、金融支持、指導服務等方面探索建立扶持和服務機制,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增量、優存量、提質量,精心打造一支敢擔當、有抱負、善經營的“新農人”隊伍,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支撐。 衷心感謝您對我區科技創新工作的關心,歡迎今后對我們的工作提出更多寶貴意見和建議。 南通市通州區科學技術局 2024年5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