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蜜桃_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建議/提案提出者: 文體委 建議/提案號: 020
標題: 關于積極應對高中教育發展新挑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教育新期盼的建議
建議/提案內容:

適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適時對高中學校重新規劃布局是一項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的工作。目前,我區高中教育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亟待進行新一輪的高中學校布局調整。高中學校布局的調整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區域內高中教育資源分配,關涉高中教育教學生態建設,對我區高中學校師資優化配置、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規模效益的形成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一、全區普通高中布局總體情況

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省市出臺的有關中小學布局調整的政策精神,我區實施了上一輪高中學校布局調整工作。2007年至2009年間,分三年撤并二窎中學的高中部;2008年至2010年間,分三年撤并了通海中學的高中部;2012年,將興仁中學高中部整體合并至西亭高中;2015年,通州高中搬遷至高新區新校址;劉橋中學高中部整體合并至平潮高中;同時,一次性整合了原二甲中學、姜灶中學、石港中學和金沙中學的高中部,組建了新的高中學校——金沙中學,并搬遷至通州高中原校址。前期普通高中學校的布局調整,基本建構起區域內高中的布局形態,形成了目前全區4所普通高中的基本格局(其中城區學校2所,農村學校2所)。

通過上一輪高中學校的布局調整,全區高中教育至少取得了三方面的成效:一是形成了規模效應。以四星級高中為依托,通過“多合一”的方式,調整高中學校布局,切實解決了原高中學校“布點散、規模小、條件差、質量低”的突出問題,形成了對普通高中學校發展具有強力支撐作用的規模效應。二是改善了辦學條件。通州高中在高新區高標準異地新建,金沙中學實驗綜合樓、體育場館建設順利完成,西亭高中、平潮高中硬件改造力度加大,全區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得到了普遍改善和提升。三是提高了辦學品質。金沙中學整合了四所學校高中部的優質師資力量和教學管理團隊,2016年成功升格為省四星級高中。自此,全區四所普通高中均達到四星級,提高了我區高中教育辦學品質。

二、全區普通高中教育發展面臨的新挑戰

隨著全省普通高中錄取比例的調整、外來務工子女入學人數的增加等新情況的出現,我區現有的4所高中的辦學規模已經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高中教育需求的增長,因此,當前普通高中教育發展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

1.供需雙方情況發生新變化。為貫徹落實《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精神,從2018年秋季開學起,全省各地陸續增加了當年普通高中招生計劃。我區普通高中錄取計劃也由3640人增加到4280人,凈增640名,增長了百分之十七,成為我區普通高中生源數量上升的“拐點年”。根據來自省教育廳的信息,今后全省高中階段普職比原則上將從5:5調整到6:4。據此測算,2018~2023年這五學年,高中生源數較普職比調整前(3640人)每年要凈增740~1280人;2023~2028年五學年,高中生源數較普職比調整前(3640人)每年要凈增1370~2000人。因此,隨著普通高中生源數量急劇增加,我區現有的高中學校硬件建設、師資力量、教學資源等配套條件,已經成為我區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問題。

2.高考制度改革有了新要求。根據教育部力推的新高考制度和江蘇省即將出臺的高考改革新方案,普通高中的課程設置、教育教學模式、教學管理方式勢必相應進行變革。學校需要設置多樣化課程,實施跨班跨年級選課等教學組織形式,這對我區普通高中學校教學配套設施、教師數量、質量和結構均會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全區普通高中的軟硬件條件又面臨“再發展”的新時期,上一輪高中學校布局調整對高中教育教學生態的影響,又將與新一輪高中學校布局調整產生新磨合。加之周邊縣(市、區)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穩定上升的壓力,迫切要求我區普通高中學校在走內涵發展的同時,需要合理的競爭環境和公平的競爭平臺作支撐。

3.人民群眾需求出現新期盼。目前全區普通高中教育布局呈現兩個特征:從地域來看,處于通西片、通中片兩個區塊;從質量來看,呈現“1+1+2”三個層面(兩個“1”分別指通州中學、西亭中學,“2”則指金沙中學和平潮中學)。家長、社會各界不僅期盼高中學生在家門口“有學上”,更期盼高中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因此,及時重新規劃和科學調整高中學校布局,才能促進區域內普通高中學校整體協調發展,才能構筑動態、均衡、優質的發展基點,才能形成“百舸競發”的發展態勢。

三、促進全區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基于學校布局調整的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原則,以及競爭協作、共生共贏的良好生態關系,針對我區高中教育發展面臨的新挑戰及新問題,現就促進全區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議如下:

1.強主干,促進現有高中高質量發展。軟硬并舉,努力提升現有高中辦學質量。加大投入力度,改建、擴建現有4所普通高中學校硬件配套設施,充分挖掘內在潛力。在適當補充優秀新教師的同時,加大現有學科教師培育力度。以全區高中階段各級各類名優教師為核心,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盡量縮短優秀師資的成長周期;選好學趕目標,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途徑,主動學習借鑒目標學校先進教學、管理經驗,研究和制定切合學校實際、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不斷縮短辦學差距;借鑒外地成功經驗,加強高考新方案應對措施研討,重點在高考命題方向、分層走班、選科組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高考錄取模式等方面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力爭實現彎道超車,從“質”的維度積極應答家長期盼和群眾呼聲。

2.發新枝,推進新建高中高標準建設。科學決策,進一步優化新建高中運行設計。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于“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要求,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調整,確保全區普通高中布局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人口分布狀況、出生人口峰谷情況和高中錄取比例的調整等相適應,區委、區政府已經把“石港中學改造工程”列入2019年教育重點工程。建議在實施“石港中學改造工程”的同時,要科學謀劃新建高中的運行形態和辦學模式,可以依托現有優質的四星級高中資源早日啟動運行,有效緩解招生、師資建設、品牌打造、質量提升等方面的壓力。石港新建高中具有區位、文化、資源等方面的比較優勢,能從“量”的維度有效應對高中生源增加的新變化。

3.繁綠茵,跟進普通高中新生態構建。強化協作,構建良好的共生共贏生態。組建區域內普通高中教育集團,實施集團辦學,充分釋放優質高中能量,以優質帶動薄弱,實現區域內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整體聯動發展。加強集團內、校際間互動交流,建立過程性、形成性合作互動機制,力爭通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使區域之間、學校之間差距逐步縮小,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試行高中優秀教師以“走教”方式到其他學校、尤其是到新建高中學校兼職任教,最大限度地擴大高中優秀教師輻射引領作用。加大與領先兄弟縣(市、區)的聯系,通過教學進度協調、質量監測聯手、研討改進同步等手段,進一步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精致管理和實時監控。建立教育督導制度,對高中教育集團和普通高中學校開展督導巡視活動。加大考核獎懲力度,進一步完善全區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方案,人社、財政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撐、經費保障力度,從“績”的維度有效彌補現實情況和理想狀況的差異。

通江達海立潮頭,而今邁步再超越。面對全區普通高中教育發展面臨的新挑戰、新問題和新任務,我們堅信,只要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拿出切實可行的系統方案和具體措施,明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主體,一項一項抓落實,必定能在改革中破解難題,在落實中取得實效,推動我區普通高中教育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承辦單位: 主辦: 南通市通州區教育體育局 協辦:
答復日期: 2019-07-01
答復內容:

文體委委員:

你們提出的關于積極應對高中教育發展新挑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教育新期盼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新高考方案下,“3+1+2”的選科模式真正實施面臨不少挑戰。挑戰也是機遇。新高考對于南通教育高地上海拔相對較低的通州區高中教育無疑是一個機遇,應對好這次改革,可以重鑄通州區高中教育的輝煌。

區委區政府、區教體局做好整體頂層設計:在認真了解新高考對我區高中教育影響因素的前提下,在師資調配、辦學硬件、激勵性獎勵措施等方面進行政策支持,為各高中的學校應對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出臺教師業內轉崗制度,理順教師管理;做好輿論宣傳,對通州區的整體教育氛圍做好宣傳引導。

一、努力打造高中師資隊伍

1.增強高中師資力量。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區教體局高度重視高中師資發展,每年安排3-5名應屆研究生招聘計劃,每年安排高中師資15人左右。2018年,全區通過公開招聘和區外引進等方式,共補充高中教師14人,其中:通州高中4人,西亭高中3人,平潮高中2人,金沙中學5人。且2018年度培養出江蘇省特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各1名。2019年3月,通州高中共招收3名應屆研究生。2019年我區已落實33名高中教師招聘計劃,有序優化高中師資學科結構、骨干比例、年齡層次,有效應對新一輪課程改革和高中教育優質發展需求。

2.建立區管校聘的高中教師調配機制。就通州區而言,生師比、班師比配置是按照高考改革前原有的教學形態配置的,與新高考所需求的師資差距較大。尤其是生物學科和地理學科,有的學校現有教師整體上遠不能滿足實際所需。更重要的是,每年選科具有不確定性。就一所學校而言,這種不確定會帶來教師調配的不確定性,會出現有的年份師資暫時性不足或過剩現象,給學校教師調配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從理論上講,改變目前的師資配置機制,建立以區為主的高中教師調配機制,落實“區管校聘”的教師管理制度,把單位人變成系統人,同時出臺符合區域實際的高中教師動態式流動機制,確保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師流動的精準、有效。由于該項制度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在借鑒兄弟縣市的基礎上穩步推進。

3.探索實施建立教師業內轉崗機制。由于歷史的原因和社會對教育關注度變化,區內高中現有教師存在著不少年齡較大教師不適應教師崗位的現象,老教師曾為學校的發展做出過貢獻,但不適應大數據、網絡化時代的教育需要,也確實影響高中學校在社會的評價和校內教師積極性的提高,學校管理也存在較大難度。

教體局考慮在認真學習和借鑒的基礎上探索出臺適合我區發展需要的教師業內轉崗制度,根據相關要求,通過綜合考評,讓不適應一線教學崗位的教師轉崗分流從事后勤服務、教務輔助、檔案管理等非教學工作,優化教師組合,人盡其用,人盡其才。當然這是一項全局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支持和配合。

4.加強高中教師隊伍培訓。教師要認真研究新高考對本學科的素養要求,在深入研究高考方案的基礎上,教師加強專業學習,無論是必修課專業方面的知識,還是選修課內容均要有良好的掌握;認真研究全國高考試卷,以此為基礎指導日常教學。我們也會充分發揮教師發展中心的作用,指導高中教師面對新高考改革的挑戰,并邀請有關專家對高中教師進行培訓。

二、推進新建高中高標準建設

石港高中的復辦是時勢所需,是民心所向,目前教體局已經和區政府、編辦、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聯系,對石港高中的建設和后續發展提出以下規劃:

(一)以四星級標準建設石港高中

1.項目實施計劃及效果

根據目前普職比要求、生源變化及石港中學現狀,擬規劃石港中學高中部規模為10軌(30班1500-1650人)、初中部規模為8軌(24班1200人),計劃拆除原初中部前排及后排教學樓,新建1幢教學樓和1幢綜合樓,改造加固原初中部辦公樓,建設到位后初中部遷入辦學;計劃拆除現教學樓,新建1幢教學樓供高中部使用;操場和食堂近期內共用,遠期視學校使用情況再行建設。

項目實施到位后,不僅可改善石港中學的辦學條件,而且擴大了全區高中教育資源,增加學生中考選擇機會,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2.建設方案及資金預算

(1)保持初、高中原址,大門均向西側,面向石港鎮米市橋南路。

(2)初、高中整體改造建設工程分為三期:

一期:拆除原初中兩排教學樓和食堂,新建兩幢教學樓,新建操場,改造場地、綠化和道路等配套設施。其中拆除原初中部前排三層教學樓,新建一幢四層教學樓(24間教室),建筑面積約2500平方米,預計投入750萬;拆除原初中部后排三層教學樓,新建一幢四層綜合樓,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預計投入600萬元;后排科技樓改造為辦公樓,改造面積約3000平方米,預計投入300萬;一期工程配套(含操場)及設施設備550萬。一期工程總投資約2200萬,工程建設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工程完成后,初中部即可遷入,初、高中分離。

二期:拆除高中部北教學樓,新建一幢五層教學樓(30間教室),建筑面積約3500平方米,預計投入1000萬。工程建設時間為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

三期:新建初中部食堂,面積約1600平方米,預計投入500萬元,預計建設時間為2022年。

根據測算,整個改造建設工程預計總投入約3700萬元。如區政府能予批準,我局將會同石港鎮及相關部門立即著手實施。

(二)在石港高中教師編制設置上高點定位

區教體局將合理確定高中學校編制使用計劃總量,今年已安排33名高中教師招聘計劃,其中石港中學10名。石港高中除了招收10名新教師,還將從區內其他高中調度有經驗的骨干教師充實石港高中的師資力量。

(三)合理設置石港高中首屆高一學生招生批次與錄取分數線

石港高中原為一所老牌完中,新的石港高中除了參照以往高一學生的招生批次與錄取分數線以外,還將考慮到石港高中后面的發展趨勢,考慮其三年一周期的后繼良性發展和通州教育競爭態勢形成的需要。今年計劃招生6個班240人,放在第三批次錄取。待學校創建四星級高中后再調整錄取批次。

跟進普通高中新生態構建

1.組建高中教育聯盟,深化合作交流。去年起,為進一步整合優質資源,做大做強區域教育,迎接新高考。教體局牽頭組建了通州高中和西亭高中、金沙中學和平潮中學兩個教育聯盟,建立了工作機制,開始了相關的運作。

目前教體局加大了對教育聯盟深入合作的跟進,推動在“教學互商、德育互學、教科互聯、后勤互助”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在“資源的開發與共享、活動的規劃與開發、教師的跟崗與掛職”上建立常態工作機制和相關激勵制度,加強工作視導和檢查,推進聯盟內部的深度合作。

2.加大與領先兄弟縣(市、區)的聯系。目前,我們已經開始加大與領先兄弟縣(市、區)的聯系,通過教學進度協調、質量檢測聯手、研討改進同步等手段,進一步推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精制管理和實時監控。

3.建立教育督導制度。建立教育督導制度,對高中教育聯盟和普通高中學校開展督導巡視活動,從聯盟合作效果、各高中日常教學管理、質量檢測等方面進行有效督導,并予以反饋和指導。

4.加大考核獎懲力度。進一步完善全區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方案,人社、財政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撐、經費保障力度,從“績”的維度有效彌補現實情況和理想狀況的差異。

面對全區普通高中教育發展面臨的新挑戰、新任務、新問題,我們會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拿出切實可行的系統方案和具體措施,明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主體,一項一項抓落實,在改革中破解難題,在落實中取得實效。

專此答復,如有不妥,敬請批評指正。

南通市通州區教育體育局

2019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