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即將來臨,連續的高溫天氣對畜禽養殖十分不利,會導致畜禽中暑、產生熱應激、免疫力下降、繁殖性能降低、飼料報酬降低等現象。因此,畜禽養殖場要積極應對高溫危害,結合自身特點,綜合采取防暑降溫措施,保障畜禽養殖在高溫季節的安全生產。
一、控制環境溫度
1.遮陰噴水。有條件的養殖場可以在畜禽舍周邊種植一些枝繁葉茂的樹木,可以有效起到遮陰避暑效果。畜禽舍外墻上也可以種植牽牛花、爬山虎等爬藤植物,形成綠色隔熱層,能起到一定的降溫效果。在窗戶上加設遮陽板,避免陽光直射畜禽。屋頂可以加蓋稻草,在天氣炎熱時期,用地下水噴淋浸透,可明顯降低舍內溫度。畜舍內可以通過噴水、噴霧、放置冰塊等方式降溫,要注意不要用地下水噴淋豬只,禽舍內不適宜噴水降溫,可以噴灑屋頂和墻壁。
2.加強通風。通風是畜禽養殖非常重要的一項措施,不僅可以防暑降溫,還可以通風換氣,降低舍內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和粉塵濃度,減少中毒和呼吸道感染風險。有些養殖場利用噴淋、噴霧對畜禽舍內進行降溫,使得舍內濕度過高,出現悶熱現象,極易導致畜禽中暑,此時務必要開啟風機,降低舍內濕度,保持適度干燥。有條件的養殖場可以采用縱向通風法,即關閉兩側門窗,在前門設置進風口,后門設置排風口,縱向通風比橫向通風可多降溫3-5℃。
3.使用降溫設備。當舍內溫度過高時,養殖場可以開啟新風系統、濕簾、水空調等降溫設備,確保舍內溫度維持在27℃以下。在梅雨時期,陰雨天氣過長,室內濕度會達到80%以上,濕簾降溫效果會大打折扣,只能起到通風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養殖場可以配備抽濕機,降低室內濕度,提高濕簾降溫效果,避免畜禽悶熱中暑。
4.降低飼養密度。每個畜禽都是一個熱源,當飼養密度過大時,不僅提高了舍內溫度,還影響了生產性能,同時也增加了疫病產生的風險。育肥豬頭均占地面積可以由1.2㎡/頭提高至1.5㎡/頭,家禽和肉羊飼養密度可以適當減少20%左右。
二、加強飼養管理
1.科學調整飼料配方。高溫季節,畜禽采食量下降,營養攝取不足,會嚴重影響畜禽生產性能。為滿足畜禽營養需求,可適度提高蛋白質和能量含量,加喂青綠多汁飼料,供足新鮮清潔飲水。在飼料中適當添加助消化、適口性好的中藥,如山楂、麥芽、神曲等,可以有效提高畜禽采食量。
2.改變飼喂時間。高溫天氣會嚴重影響畜禽采食量,養殖場可以避開高溫時段,選擇早晨6點和晚上6點喂料,中間可以適當飼喂青綠多汁飼料,如西瓜皮等。
3.減少應激。高溫時段,應盡量避免對畜禽轉群、配種、疫苗免疫、閹割、運輸等,若必須進行,應選擇在早晚涼爽的時間。同時適量補充維生素和碳酸氫鈉,對緩解熱應激有一定效果。
三、嚴格消毒滅源
高溫季節,必須做好畜禽舍內的清潔衛生和“三滅四消”工作。養殖場應及時清理糞便和墊料,保持舍內清潔干燥,可以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飼料儲備不宜過多,高溫高濕天氣容易導致飼料霉變,要有一定的防潮措施。定期對畜禽舍內外、料槽、水槽、飲水進行消毒,注意選擇高效、無刺激、氣味小、腐蝕性小的消毒劑,以保證舍內空氣新鮮。畜禽舍門窗要加裝紗窗,起到滅蚊蠅和滅鼠作用。
四、加強疫病防控
養殖場要嚴格按照免疫程序規范免疫,應免盡免,防疫人員在操作中,要注意疫苗質量,避免高溫使疫苗失效,造成免疫失敗。除了強制免疫病種外,養殖場還要做好畜禽常見病防控,當發現有畜禽突然死亡或者疑似染疫時,應及時診斷和處置,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病死畜禽要嚴格按照要求無害化處置,避免疫病擴散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