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螺是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也是江蘇省補充農業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我區于2021年首次查見后,三年間有擴散蔓延趨勢,近兩年在我區多地發現已侵入稻田,對水稻生長造成威脅。當前正值福壽螺大量繁殖期,也是防控的重要時期,各鎮(街道)要因地制宜落實關鍵控制技術,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原則,針對不同的發生區域,因地制宜采取防控措施,鏟除零星疫點,控制農田危害,切實保護我區糧食生產安全。
一、農田發生區域
(一)農業生態防控
1、在灌溉水渠的入口安置網孔大小為4目的一級攔截網,在稻田進排水口安置攔截網(10~20目),阻止福壽螺幼螺和成螺隨水傳播。
2、人工撿拾或誘殺卵塊。在產卵高峰期,結合田間管理摘除田間、溝渠邊卵塊,人工撿拾帶離稻田喂養鴨子或壓碎殺滅。利用福壽螺產卵的特點在危害田中人工插木樁、竹片引誘其產卵并鏟毀。
3、在福壽螺的發生田塊,有條件的種植戶組織飼養鴨群,利用鴨群取食,將其殺滅,每畝稻田養鴨20~30只,可以移栽后7~10天至抽穗前、收割后反復多次放養鴨群。茭白田每畝可以養鱉30~150只。
(二)藥劑防控
1、水稻移栽后,使用5%或6%四聚乙醛顆粒劑拌細沙土或化肥均勻撒施,螺害嚴重田塊隔10天再施藥一次。
2、在福壽螺盛發期,可使用70%殺螺胺乙醇胺鹽可濕性粉劑兌水噴霧防治,或者畝用5~10公斤茶籽餅均勻撒施。
二、溝渠河塘發生區域
1、不定期清除岸邊螺卵,人工撈除成螺,壓低母螺在河道駁岸和水生植物上的產卵基數。
2、可在有螺水域放養鴨群或投放甲魚、青魚、河蟹等水生動物,降低水體的螺密度,控制福壽螺入侵無螺水域。
3、未有水產養殖的淺水塘可用殺螺胺、茶籽餅滅殺。
三、未發生區域
1、要加強檢疫監控,防止福壽螺隨水生植物調運、水產養殖飼料夾帶而傳入。
2、做好河道攔截,在農田灌溉和河道閘口嚴格把好進水關,設置攔截網,避免福壽螺隨水傳播。
四、注意事項
1、殺螺胺、殺螺胺乙醇胺鹽對魚類等水生生物有劇毒,不宜在魚、蝦套養的田塊中使用。用藥后7天內不可將田水排入河流、魚塘。禁止在河塘等水體清洗施藥器具。
2、四聚乙醛防治福壽螺時,24小時內如果遇大雨,需補施藥。但應避免過量使用污染水源,造成水生動物中毒,禁止在河塘等水體清洗施藥器具。
3、施藥時田間保持3~4厘米水層,施藥后保持水層7天左右,在此期間盡量保持水清澈,這樣殺螺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