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沿江高鐵是滬渝蓉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眼下通州段的建設正穩步推進,全力打造區域交通新樞紐。圖為北沿江高鐵跨沈海高速、通呂運河和江海大道的施工現場。 卑多敏 攝
北沿江高鐵是滬渝蓉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貫穿東西的高鐵大動脈,它的建成將為通州人的出行插上高效便捷的翅膀。為了這一天能早日到來,北沿江高鐵通州段興仁鎮連續梁施工現場,一群建設者正頂著灼灼烈日,在30米高空的橋面與密不透風的轉體橋內箱中揮汗如雨,他們以堅韌的姿態全力推進工程進度,用辛勤汗水澆筑著中國速度。
凌晨五點,天色微亮,高鐵建設者們已沿著30米高的籠梯,陸續抵達各自的工作崗位。負責橋內箱施工的工人,還需再下三層樓,踩著縱橫交錯的鋼筋方能進入作業區。這樣的“上班路”,他們每日要往返四趟。
正午時分,鐵架已被烈日炙烤整整四小時,鏤空的踏板曬得發白,每向上攀爬一步,都如同踩在滾燙的暖氣管上。風從耳畔呼嘯而過,裹挾著鋼筋被曬透的熱風;遠處的塔吊在強光下晃成一道亮線,橋面的焊花正一簇簇炸開,在刺眼的日光里濺起細碎的光芒。
50歲的封昌兵,工作服能擰出半桶水
“小心腳下!”
上午十點,記者剛爬到一半,頭頂傳來一聲提醒。抬頭望去,高鐵工人封昌兵正蹲在橋面鋼筋網上,安全帽下的臉龐被曬得黝黑,工裝后背洇著大片深色汗漬,宛如一幅模糊的地圖。他手中的卡尺正卡在鋼絞線上,瞇眼凝視刻度,指關節因用力而泛著白。“我今年50歲,干這行30年了,預應力張拉這活兒看似簡單,卻分毫不能差,差1毫米都不行。”他放下卡尺,往手心啐了口唾沫,抓起扳手擰動螺母。扳手觸碰鋼筋的瞬間,“滋”的一聲輕響,恰似冰滴落在熱鍋上。
橋面溫度計顯示超過40℃,鋼筋被曬得發燙,徒手碰一下能燙出紅印。封昌兵的手套早就被汗水泡透,指尖磨出的繭子泛著白。“昨天沒風,橋面跟蒸籠似的,衣服里能擰出半桶水。”他說,“今天有風,算好天了。”
他的工具包里,除了扳手、卡尺,還塞著一瓶藿香正氣水,瓶身被捏得變了形。“每天喝三瓶,不然頂不住。”他抹了把臉,汗珠順著下巴滴在鋼筋上,“啪”的一聲就沒了影,像被瞬間吸走了。記者問他,看著大橋一點點“長”起來,是不是特有成就感?他低頭繼續擰螺母,聲音悶在安全帽里:“就盼著它早點通車,到時候我坐第一趟車。不過通車后,我們又要轉戰浙江的工地了。”說完,他又埋頭忙碌起來。
60℃箱梁里,56歲的周維進在焊“生命線”
從橋面往下走一層樓,翻過一片鋼筋,鉆進箱梁的瞬間,記者突然理解了“桑拿房”的另一種含義。
沒有風,光線微弱。空氣中彌漫著焊錫的刺鼻味,混雜著汗水的咸澀,溫度計的紅線直指60℃。電焊工周維進正蹲在箱壁旁焊接鋼筋,焊槍一觸,金色的焊花“噗”地炸開,濺落在他的帆布手套上,留下一個個小黑點。“六七十度是常事,早習慣了。”他摘下手套擦汗,手背的皮膚被熏得發黃,指縫里嵌著洗不掉的黑灰。56歲的他,動作卻穩如磐石,焊槍在鋼筋間靈活游走,焊痕直得像用尺子量過一般。
“這活兒可不能糊弄。”他指著剛焊好的接口,“這是大橋的‘筋骨’,焊不牢實,將來高鐵跑起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說話間,一滴汗水從他額角滑進眼里,刺激出眼淚,他沒松手,任由眼淚與汗水混在一起往下淌,直到焊完最后一截才直起身,往箱壁上靠了靠。
箱壁上凝結著一層水珠,并非漏水,而是工人身上蒸發的汗氣遇冷而成。周維進從口袋里摸出塊皺巴巴的薄荷糖,塞進嘴里:“這里不通風,又悶又熱,灰塵還大,每隔20分鐘就得出去透透氣,不然腦子發蒙。但活兒得趕,每天都得按進度焊完。”
他們的汗水,正澆出南通的“快速通道”
在墩柱作業平臺上站了10分鐘,記者的鞋底已開始發燙。這里離地面有十多層樓高,不遠處是江海大道呼嘯而過的車流,耳邊是機械的陣陣轟鳴,而現場溫度計的數字,穩穩地停在40℃。
“我們早上5點就上工了。”施工項目相關負責人羅龍龍快步走來,陽光照射下,黝黑的他嘴皮泛著白。作為施工項目負責人,他既要確保工程進度,更要把工人的安全放在心上。“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必須停工休息,還給工人發飲品和降溫物品,移動降溫房里一直備著藿香正氣水。”
遠處的跨江海大道橋已經有了雛形,140米的主跨像條鋼鐵巨龍,正一點點向對岸延伸。橫跨通呂運河和沈海高速的210米連續梁——這是國內鐵路首次嘗試的大跨度設計,目前下部結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連續梁懸臂澆筑施工,計劃明年春節前實現合龍。
傍晚5點,夕陽將橋面染成金紅色。封昌兵正在收拾工具,他把卡尺小心翼翼地放進包里,又輕輕拍了拍鋼筋網:“今天多焊了1米,離通車又近了一步。”周維進從箱梁里鉆出來,摘下安全帽,頭發像剛從水里撈出來一般,他望著遠處的橋墩笑了:“等高鐵跑起來,我就帶著老伴來看看,告訴她哪段鋼筋是我焊的。”
晚風漸涼,工人們有序地從30米高的籠梯下來,結束了一天的繁重工作。這些在高溫中堅守的建設者,或許不會被寫進高鐵的史冊,但當2027年第一列高鐵駛過這座橋時,鋼軌震顫的每一聲回響,都是對他們汗水的深情禮贊。
記者沈維維 周陳晨 通訊員劉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