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街道供稿(袁漫寰)為推動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先鋒街道系統部署“干部下沉、網格賦能”專項行動,不斷深化黨員聯戶機制,推動資源下沉、服務前移,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讓資源在網格中整合、機制在聯動中優化、成效在協同中倍增。
周密部署,夯實治理根基。街道組織召開“干部下沉 網格賦能”暨“黨員聯戶”工作調度會,系統總結前期工作成效,全面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推動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會議指出,干部下沉工作開展以來,街道第一時間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黨政主要領導牽頭制定實施方案,細化下沉人員名單、職責清單與運行機制,成立了8支下沉工作隊,全面動員街道機關干部,派駐專業力量與民生服務隊伍,按照“就近就便、相對穩定”原則,精準對接轄區微網格。持續以“黨網融合”為引領,深化“1+10+N”黨員聯戶機制,依托民情民意“碼上通”平臺打造“黨建引領+數字賦能”的基層治理新體系,為干部下沉與黨員聯戶有機融合筑牢組織根基。
下沉聚力,構建協同矩陣。街道積極推動“干部下沉+黨員聯戶”協同發力,構建“1名街道干部+1名村干部+N名網格員”聯動團隊,全面覆蓋各微網格,實現責任到人、服務到戶。針對部分村居住分散、水系豐富的特點,重點加強沿河及偏遠區域的幫扶力量,有效補齊網格服務短板。同步深化民情民意“碼上通”平臺應用,群眾掃碼提交訴求后,系統自動生成“黨員責任清單”,推動黨群線上實時互動、線下精準對接,織密“紅色智網”,激活治理末梢。整合律師、調解員、心理咨詢師等專業力量,以“坐診+巡診”模式靶向施治,形成“需求采集—精準匹配—閉環問效”全鏈條服務機制,全面提升基層治理響應效率與服務能級。
常態長效,鞏固惠民成果。街道著力構建系統化、常態化的基層治理長效機制,通過“定期下沉、清單管理、閉環處置”三大舉措,持續推動治理模式從“接訴即辦”向“未訴先治”深化轉型。全面推行“問題銷號制”,建立健全問題發現、登記、交辦、反饋的全流程臺賬,累計推動一批群眾反映集中、影響面廣的民生問題高效整改、對賬銷號。同時,創新實施“網格議事日”等多元協商機制,搭建群眾參與治理的常態化平臺,有效激發居民共建共治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通過黨員聯戶的“前端感知”與下沉干部的“專業處置”高效協同、無縫銜接,基層響應速度與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問題處置平均時長縮短至4.2小時,群眾滿意率顯著上升。
下一步,先鋒街道將持續深化“干部下沉、網格賦能”專項行動,不斷優化“1+10+N”黨員聯戶機制,推動黨員聯戶與干部下沉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融合互促,努力打造基層治理現代化“先鋒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