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上下班高峰期擁擠的車道讓人焦急。但你知道嗎?血管和行車道一樣,也有“擁堵”的高峰期。
每個人的血壓在一天當中并不是平穩不變的,正常情況下的血壓波動呈現“兩峰一谷”,早晚血壓波動可達20-30mmHg。
“早高峰”:
清晨起床活動后血壓迅速升高,在上午6-8時達到最高峰。
“晚高峰”:
下午4-6時出現第二個高峰,但低于早上峰值。
“夜低谷”:
晚上8點以后血壓呈緩慢下降趨勢,到夜里2-3時血壓降到最低。
血壓這樣的晝夜波動,普通人可能并沒有太大的感覺,但對于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這三個時間的血壓變化,特別是清晨和夜間高血壓。
什么是清晨高血壓?
清晨高血壓是指清晨時段的血壓高于正常水平(血壓≥140/90 mmHg)。清晨醒后人的血壓會迅速上升到較高水平,特別是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血壓升高的幅度較年輕人更大。
清晨血壓過度升高,是心腦血管事件發生顯著升高的主要原因。心絞痛、心肌梗死、猝死和腦卒中都特別容易發生在清晨和上午。相比其他時段,清晨發生缺血性腦卒中的風險高出3倍,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70%,腎損害也明顯增加。
為了降低清晨血壓劇烈波動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高血壓患者早晨清醒后可以平躺半小時再起床,并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按時按量服用。
那什么是夜間高血壓?
正常人的夜間平均血壓較白天低,夜間平均血壓≥120/70 mmHg稱為夜間高血壓,夜間高血壓在亞洲人群中更為常見。
夜間高血壓同樣會導致心腦血管發病和死亡風險的增加,也會加劇對頸動脈、腎臟等靶器官的損害。而且,夜間高血壓隱蔽性大,我們在熟睡中不易察覺自身的高血壓癥狀,血管慢慢受損,等病情一旦發作,情況就已經比較嚴重了。
因此高血壓患者最好進行一次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了解自身血壓波動規律,及時發現隱患,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生的風險。
哪些情況會造成血壓波動呢?
01
生活方式
很多不良生活方式都會造成血壓波動,如吸煙、飲酒、攝鹽過多、飲用刺激性的飲料如咖啡、濃茶、功能性飲料等,因此高血壓患者要自覺自律,改善不良生活行為方式。
02
不良情緒
緊張、焦慮、刺激、憤怒、壓力等負面或劇烈的情緒都會使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學會自我調節,避免激動,保持平和的心態。
03
季節變化
夏天氣溫升高,血管擴張,血壓就低下來了;冬天溫度降低,血管收縮,血壓就會上升。因此,季節交替要關注自身血壓變化,及時前往醫院就診,調整用藥。
04
體位改變
突然的動作或體位改變,如突然起身、低頭、憋氣等,也會引起血壓急劇變化,因此要避免突然用力,幅度大的動作要做慢一些。
05
用藥不當
服藥不恰當反而會引起血壓波動過大,因此要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長期監測血壓變化,定期到社區醫院隨訪,根據個體血壓波動,依據醫生建議及時調整用藥。
對于高血壓患者,為了提高未來的生活質量,維持血壓穩定是一件必須長期堅持的事情,要記住:
血壓要想好,監測少不了;
血壓要想平,吃藥不能停;
早晚血壓穩,安全度高峰;
一直血壓穩,心腦精氣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