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性疲勞、全身疼痛酸痛、皮膚發紅濕疹、經常腹瀉/便秘……這些生活中很常見的表現,正是長期慢性炎癥的典型表現。
長期慢性炎癥(也被稱為“沉默的炎癥”)之所以危險,正是因為它不像急性炎癥那樣紅、腫、熱、痛的劇烈癥狀,而是以一種更隱蔽、更系統性的方式侵蝕健康。近日,中國科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長期炎癥會“喚醒”休眠的癌細胞。
長期炎癥會“喚醒”癌細胞
很多癌癥患者經過手術原發的癌癥切除干凈后,仍會在幾個月或幾年后出現復發,通常是由潛伏在其他器官的休眠癌細胞被“喚醒”所導致的。2025年9月,中國科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刊發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炎癥可以喚醒遠端轉移的休眠癌細胞,從而引發癌癥轉移和復發。
研究人員利用小鼠進行了實驗:首先在實驗小鼠身上模擬了乳腺癌發生和向肺部轉移的過程,并發現一些癌細胞會進入“休眠狀態”——就像進入了深度睡眠一樣,這些癌細胞既不分裂增長,也無法形成新的腫瘤病灶。
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在小鼠肺部誘發炎癥后,這些原本“睡著”的癌細胞竟被“喚醒”了。在炎癥刺激下,就像用一把鑰匙啟動了休眠癌細胞的“開關”,促使它們蘇醒。更重要的是,蘇醒后的癌細胞自身也發生了明顯變化:它們從原本不活躍的狀態轉變成一種準備行動的狀態,重新獲得了分裂和形成轉移瘤的能力。
醫生:長期炎癥真的會拖成癌
長期炎癥被視為癌癥發生的“沃土”。它通過持續損傷正常細胞、促進異常增殖并破壞機體正常的修復機制,最終誘發癌細胞的形成與擴增。浙江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江皓在2022年該院微信公眾號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慢性低度炎癥不僅會造成細胞與組織的持續損傷,還會引起DNA損傷和突變,從而顯著增加癌變風險。在這種持續的炎癥環境下,C反應蛋白(CRP)、白介素-1、腫瘤壞死因子α等促炎因子不斷削弱機體的免疫應答能力,間接提高患癌概率,并對身體造成更深遠的損害。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老年腫瘤科主任余慧青在2023年其醫院公眾號的文章中也提到,如果經常感到疲勞、乏力、整體狀態欠佳或處于亞健康狀態,這可能與身體的慢性炎癥有關。她指出,慢性低度炎癥通常不易被察覺,但已有研究明確其與癌癥、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病存在關聯。
從炎癥進展為癌癥的過程,常被稱作“炎癥-癌變鏈”。2015年發表于《第二軍醫大學學報》的“飲食營養與炎癥-癌癥危險性的關系”研究指出,體內炎癥環境是多種癌癥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許多癌癥都源于慢性炎癥背景。例如:
??吸煙→ 氣管炎 → 肺癌
??胃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 → 胃癌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結腸癌
??慢性肝炎→ 肝癌
盡管炎癥與癌癥及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但通過調整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完全可以積極“抗炎”。
這份抗炎指南每個人都該看看
通過調整日常生活方式,我們完全有能力為身體“滅火”??寡撞⒉恍枰嘿F的保健品,它恰恰源于生活中吃、喝、運動、睡眠和心情這五個最基本卻又最重要的方面。
?一、吃:優選抗炎食物,避開促炎飲食
多吃天然彩色蔬果:比如藍莓、西蘭花、胡蘿卜、番茄等,它們富含抗氧化劑和多酚類物質,能有效對抗炎癥。
多選擇健康脂肪:Omega-3脂肪酸是天然的抗炎高手,常見于深海魚(如三文魚)、亞麻籽、核桃中。
多用香辛料調味:姜、蒜、肉桂、咖喱等天然香料含有抗炎成分,美味又健康。
減少促炎食物攝入:少吃高糖零食、油炸食品、精制碳水(蛋糕/高糖面包)和過度加工肉類,它們會加劇體內炎癥反應。
?二、喝:保證充足飲水,選擇抗炎飲品
多喝白水或茶:水有助于代謝廢物,綠茶中的茶多酚具良好抗炎特性。
適量飲用咖啡:黑咖啡富含抗氧化物質,但應避免加入過多糖和奶油。
少喝含糖飲料:奶茶、果汁飲料等含大量添加糖,會促進炎癥發生。
?三、運動:保持規律運動,避免久坐
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每周150分鐘左右,能有效降低炎癥指標。
加入力量訓練:增強肌肉不僅能改善代謝,也有助于控制炎癥。
避免長期久坐:每隔一小時起身活動一下,打斷久坐帶來的炎癥風險。
?四、睡眠:保證優質睡眠與充足的休息
每晚7-8小時睡眠:睡眠不足會升高皮質醇和炎癥因子水平。
盡量保持規律作息:固定時間入睡和起床,幫助身體建立健康的生物節律。
營造良好睡眠環境:黑暗、安靜、涼爽的環境有助于提升睡眠質量。
?五、心情與壓力:保持平和,積極釋放
試試正念與冥想:哪怕每天5-10分鐘,也能顯著減輕壓力帶來的炎癥反應。
培養興趣和愛好:音樂、閱讀、社交等能帶來愉悅感的活動,有助于降低壓力。
學會傾訴與放松:不要壓抑情緒,與親友溝通或通過寫作釋放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