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蜜桃_精品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_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當前位置: 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通州區三所試點學校開展“銀發愛心護苗”專項活動

發布時間: 2025-06-20 17:09:03
信息來源: 通州區教育體育局
【字體:

區教體局供稿 為加強對未成年人成長的全方位關懷,深入推進未成年人“護苗”行動,充分發揮退休干部在“教育、引導、關愛、保護”青少年方面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通州區設立通州中專、實驗中學、金北學校三個“銀發愛心護苗”試點學校,凝聚學校銀發力量,以匠心精神在護航青苗成長的道路上邁出積極探索的堅實步伐。

通州中專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關工委統籌協調、委員單位協同聯動”三級責任體系,凝聚學校銀發力量,以匠心精神在護航青苗成長的道路上邁出積極探索的堅實步伐。成立校“銀發愛心護苗隊”。整合退休名師資源,成立常務副主任牽頭、退休名師工作室成員參與的“銀發愛心護苗隊”。對接學生技能成長和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的需求,通過“傳幫帶”的方式,構建“老帶新、新促老”的育人生態。開展家校協同育人機制。學校充分發揮“精神園地”和校廣播臺、電視臺、活動會議等宣傳陣地作用,邀請老同志為家長、學生現場宣講,打造沉浸式育人場景。深入課堂助力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老同志深入青年教師課堂,熟悉教師,閱讀教案,觀摩學生與老師的互動,課后評析指點,面授經驗,為學校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保駕護航。助力共青團工作改革創新。組織曾擔任過團干部的退休老校長、老主任等,圍繞共青團工作的使命任務,與青年團干部們積極交流,指導他們積極探索新時期共青團工作思路與工作方法。引領青年教師教科研高質量發展。老同志關心青年教師教科研能力提升,從課題申報、征文比賽、陶研實驗、課改創新等方面開展教科研工作,為青年教師成長保駕護航。宣傳工作勇攀高峰。宣傳工作勇攀高峰。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榮獲教育部“楓葉正紅關工云——工作交流”報道,退休教師助力青年教師成長在江蘇電視臺教育頻道播出,《南通關工》、通州融媒體等媒體對學校關工委工作都有相關報道宣傳,學校相關工作經驗形成文字編撰成書。 發揮余熱試點示范。形成“思想引領—專業賦能—協同共育”三位一體的銀發護苗工作體系,覆蓋學生1000余人次、青年教師40余人。下一步,將繼續在法治宣傳、心理教育等德育主線工作中進一步發揮老同志的“輔助不替代”作用,探索新載體育人形式,凝聚銀發智慧,助力學生生命生長。

實驗中學通過整合退休教師、政法老干部等銀發力量,構建起“法治教育固本、心理疏導潤心、家校協同育人”的全方位守護體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愛的藍天。機制筑基 · 體系賦能。學校建立三項核心制度:季度例會與動態反饋機制確保工作閉環運行;量化考核與榮譽激勵制度激發隊伍活力;嚴格的保密管理制度切實保護學生隱私。通過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推動專項行動長效開展,讓銀發力量在護航青少年成長中持續發光發熱。傾聽潤心 · 紓困解難。學校創新設立“愛心護苗”信箱,線上線下雙軌并行,打造“傾聽-研判-幫扶”全鏈條服務體系。銀發護苗老師對收集到的學生訴求分類處置,學業困惑轉接任課教師,心理問題對接專業咨詢,家庭矛盾啟動家訪程序。法潤青春 · 德塑品行。學校法治教育工作以“浸潤式”教育為特色,打造立體化普法新格局。法治副校長以案說法,將真實案例轉化為生動的法治課堂,國旗下講話以“微普法”形式傳遞法治理念,主題班會、手抄報比賽……一系列創新舉措,讓法治教育如春風化雨般融入校園生活,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的法治信仰。心育賦能 · 向陽而生。學校創新構建“心靈守護工程”,形成“預防-疏導-支持”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心理教師團隊與銀發護苗隊通力合作,通過專業心理測評這把“心靈聽診器”,精準識別學生心理狀態;“心靈氧吧”咨詢室成為學生傾訴的溫馨港灣,沙盤游戲、繪畫療愈等藝術療法打開心門。協同共育 · 靶向施策。針對行為偏差學生,學校創新開展“靶向家訪”行動,構建家校社警協同機制。銀發護苗隊聯合社區網格員、派出所民警,實施“一戶一案”精準幫扶,民警強化法治教育,社區提供生活支持。在家訪中,他們耐心傾聽家庭困難,協調解決實際問題,用智慧化解親子矛盾,用暖心行動詮釋育人初心,實現了“教育有力度、關懷有溫度、幫扶有厚度”的育人實效。

金北學校將老干部資源優勢與學校育人需求深度融合,扎實開展了“銀發愛心護苗”專項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退休不褪色,余熱映初心”的崇高精神。強化思想引領,筑牢“銀發鑄魂”育人根基。學校成立由退休老教師、老黨員組成的“銀發宣講團”,走進校園開展主題教育。學校依托“銀發導師”結對機制,聘請5名退休教師擔任班級課外輔導員,通過談心談話、書信交流等方式,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聚焦成長需求,打造“銀齡關愛”暖心工程。針對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學校動員退休教師組建“愛心幫扶隊”,開展精準關愛行動,生活關懷“心連心”、心理疏導“面對面”,既體現了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特別關心和愛護,同時幫助學生緩解考試焦慮、親子溝通等問題。守護校園安全,織密“銀發護學”安全網絡。學校積極發揮老同志在安全教育中的經驗優勢,邀請退休干部、公安系統老同志組成“安全督導隊”,參與校園安全管理,并成立“銀發護學崗”,每周開展一次校園周邊安全巡查,排查安全隱患。退休教師還為全體師生開展“防溺水、防校園欺凌”專題講座,結合真實案例講解自護自救方法。

(責任編輯:葛亞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累計次數:
×